國內外SMT研究現狀
在國外,美國是世界上SMT起源的國家,鑒于SMT在高可靠性和高集成度上的優勢,早期美國將其應用于軍事、航空、航天和投資類電子產品領域,并且也一直致力于對其技術不斷地研究開發,取得了很高的水平。日本在70年代引進SMT后,將其應用在消費類電子產品領域,并投入大量資金加強SMT技術的開發研究和推廣應用工作。從80年代中后期起,日本加速了SMT在電子設備領域中的推廣應用,在短短的四年里,SMT在日本的通信設備和計算機上的使用數量增長了近30%,并且很快超過了美國,使其在SMT方面處于世界領先地位。
SMT在歐洲各國的起步較晚,但他們有較好的工業基礎,其發展速度也很快,水平僅次于日本和美國。20世紀80年代以來,韓國、新加坡等地區也開始投入巨資,大力引進SMT產線,其技術水平也得到了很好的發展。
在國內,SMT的應用起步于80年代初期,一開始是從日、美等國引進了SMT生產線及技術,主要應用在武器裝備、航空、航天、計算機和通信設備等領域。進入21世紀以來,中國電子信息產品制造業進入快速發展階段,規模從2004年起已連續三年居世界第二位,每年都以20%以 上的速度高速增長。在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的推動下,中國表面貼裝技術也得到了快速的發展,SMT產線如雨后春筍殼迅速發展壯大,中國SMT產線產值直線上升。
雖然在國內SMT應用領域已經延伸到各行各業,發展前景很好,但是在實際SMT產線生產過程中也存在一些問題。 SMT產線主要分為:焊膏印刷(或噴印),器件表面貼裝和回流焊接三個部分,其工藝過程控制也是產品質量控制的重點。分析SMT產線生產過程,導致現階段產品生產出現質量問題的原因主要集中在錫膏噴印和回流焊溫度曲線控制兩方面,如何找到合理的方法解決這兩個問題,是當前SMT產線質量過程控制研究的重點。